“宜居森林泉州”绿意浓 泉州今年计划植树1410万株

  发布时间:2025-10-12 06:40:26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三月好春光,正是植树时。连日来,我市各地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,为“宜居森林泉州”添新绿。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,今年全市计划参加义务植树445万人次,折算完成植树任务1410万株 。

原标题:“宜居森林泉州”绿意浓 泉州今年计划植树1410万株

三月好春光,宜居正是森林树万植树时。连日来,泉州我市各地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,绿意为“宜居森林泉州”添新绿。浓泉年计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,州今株今年全市计划参加义务植树445万人次,划植折算完成植树任务1410万株。宜居

“宜居森林泉州”绿意浓

今年全市计划完成植树任务1410万株

海峡网3月12日讯 (泉州网记者颜雅婷 通讯员黄国勇)三月好春光,森林树万正是泉州植树时。连日来,绿意我市各地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,浓泉年计为“宜居森林泉州”添新绿。州今株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,划植今年全市计划参加义务植树445万人次,宜居折算完成植树任务1410万株。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去年,我市围绕创建森林城市主题,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、珍贵乡土树种进校园、古树名木保护和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等工作,取得良好成效;全市共设立义务植树基地122个,面积2288亩,累计完成义务植树1435.27万株;建设森林生态文化示范点14个、绿化花化进社区阳台示范点13个、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示范点29个。

开门见绿推窗现景,生态环境高颜值,在泉州,已经从期待走向现实。今年,围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(福建)建设的总体布局,我市将继续在提高义务植树实效、推进森林城市(镇村)建设、实施乡村绿化美化等方面发力,进一步统筹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,建设“宜居森林泉州”。结合森林城市建设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,开展各具特色、形式多样的爱绿、植绿、护绿、兴绿活动;倡导公众通过抚育管护、自然保护、认种认养、志愿服务等间接方式履行植树义务,鼓励兴建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,拓宽公众尽责有效途径,破解“要种树,没地种”难题。

“在去年26个村庄被授予‘福建省森林村庄’称号的基础上,今年要继续做好国家森林城市(县城)和新一期省级森林城镇、森林村庄申报和创建工作。”市绿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力争建成省级森林城市(县城)3个、省级森林城镇1个、省级森林村庄26个。

在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方面,以铁路沿线村庄、美丽乡村建设村庄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庄为重点,持续开展乡村绿化行动,大力推进“四旁”绿化,充分利用坡地、边角地建设村庄片林,营造生态景观林,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。同时,继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,提高保护成效,纳入乡村绿化,倡导建设古树名木微景观、古树名木主题公园,让群众共享保护成果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咱厝人酷似反派明星计春华 想帮偶像完成未竟戏份

    酷似偶像 他想帮计春华完成未竟戏份 海峡网7月16日讯泉州网记者 罗倩雯)11日,被誉为“金牌反派明星”的著名演员计春华因病在杭州去世,享年57岁。13日,计春华先生追悼仪式在
    2025-10-12
  • 不接亲、不主持、不喝酒,年轻人“改造”婚礼

    定焦Onedingjiaoone)原创作者 | 金玙璠 高贵萍 王璐 陈丹 李梦冉编辑 | 王璐国庆假期不只是旅游旺季,更是“婚礼大军”扎堆登场的时刻。对于很多新人来说,这场人生喜事,往往意味着动辄十
    2025-10-12
  • 仅10%援助卡车获准进入 加沙地带饥荒危机加剧

    当地时间10月2日,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发表声明称,在刚刚过去的9月,原本预计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卡车数量为1.8万辆,但实际仅有1824辆,仅相当于加沙地带居民实际需求的10%左右。声明称,以军持续对加
    2025-10-12
  • 市区道路及公园园路盲道专项整治 泉州力争月底前完成

    盲道是专供视障人群导向行走的行道线,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公用设施。盲道被占用,对视障人群出行形成安全隐患,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。为提升泉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水平,推进泉州市无障碍设施品质提升,今年8月份,省、
    2025-10-12
  • 9.8元看球赛,穿越600年重庆城史!

    10月12日渝超联赛,渝中半岛队主场迎战两江新区队,票价暗藏玄机——9.8元对应明代重庆“九开八闭”十七道城门!从通远门城墙到东水门遗址,一张球票带你解锁母城记忆。⚽️ 绿茵场变文化秀场,足球赛成历史
    2025-10-12
  • 泉州公布第三批市级非遗传习所 71家单位入选

    为进一步建设规范化、专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机构,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近日,泉州市文旅局公布泉州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名单,全市共有71家单位榜上有名。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
    2025-10-12

最新评论